v Cover Image

应用开发赛道-创意艺术创作机器人系统

报名时间:2024-10-01 ~ 2024-12-01
标签:应用开发赛道 智能机器人
举办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华社

       赛题方向及说明:

       利用AIGC技术,创建一个能够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音乐制作等)的智能机器人。展示该机器人系统如何理解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并在没有人类直接干预的情况下创造出具有创意的艺术作品。

       赛题:创意艺术创作机器人系统

       参赛者需设计智能化系统,实现机器人参与艺术创作的过程,探索人工智能与艺术的融合,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格式:详见附件【参赛作品及要求】

赛事简述

2023AIGC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大赛

   AIGC创新创意作品征集大赛作为“AIGC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揭榜挂帅”、“赛马机制”,促进正走向社会的广大青年与人工智能行业精准对接,引导青年大学生走向更为广阔的就业创业舞台。

   大赛主要分为常规赛和专业赛两部分。同一选手在常规赛和专业赛中可以重复报名。大赛均不向参赛主体收取任何参赛费用。

常规赛事

   常规赛可分为城市发展、文化创意、数据建模、应用开发、智能终端创新、产业创新、AI理论七大赛项比赛。

专业赛事

专业赛由头部企业命题:分为AI创意大赛(腾讯)、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百度)和码蹄杯全国职业院校程序设计大赛。专业赛的开赛通知及具体组织方案将通过行动官网和头部企业宣传渠道对社会另行发布,赛后的获奖项目提交行动执委会审定后颁发奖杯、证书。


  赛制赛规

   一、报名规则

    (一)参赛对象及范围全国在校大学生、人工智能领域从业者、有意在AIGC领域创业的个人或团体(组织),均可报名参与。

    (二)参赛组别本届大赛设置校园组、社会组两个组别,在赛事各阶段分别进行比赛,报名截止后不可更改参赛组别。

    (三)报名方式

       1.集中报名。各院校、科研院所及各行业组织集中报名,通过大赛官网集中提交参赛信息。

       2.自由报名。参赛团队或个人通过大赛官网报名参赛。

  二、比赛规则

   (一)参赛要求

      1.参赛队伍可以单人组队,或者多人自由组队,每支队伍人数不限。鼓励跨校跨专业组建团队,鼓励创新型企业科研人员参赛。

      2.以多人组队参赛的,原则指定一名牵头人,负责各阶段的作品材料提交及沟通事宜。

      3.参赛者可根据需要邀请1至2名教师给予指导。

      4.大赛规定的项目提交时间截止后,指导教师、参赛队员和项目内容不能进行调整或更改。

      5.如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有关资料出现变更,需向执委会提出书面变更申请,经执委会备案并作出相应变更后,方可在后续比赛及申请有关优惠政策时使用新的参赛盗料。

   (二)参赛作品提交要求大赛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论文报告类、创意设计类、应用软件类和智能硬件类等形式作品。参赛选手需认真核对作品所属类别,防止影响参赛进程。具体要求详见《参赛手册》。

 三、评审规则

  (一)作品申报

     1.若以个人作品参与社会组申报的,申报者需保证作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权益,否则承担所有责任。

     2.若以集体作品参与申报的,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并提供团队权益联合签名,申报者需保证作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权益,否则承担所有责任。

     3.若以校园组作品参与申报的,须持有所在院校(系)盖章推荐信。

  (二)参赛提醒

     1.如发现参赛者存在任何虚假信息,执委会将有权取消参赛资格,并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2.同一参赛者可以参加不同赛道,不限定提交作品数量。但同一件作品不得在不同赛道重复提交。

     3.中途退赛的,视为主动放弃本届大赛的所有权益。

  (三)组织声明

     1.参赛者对作品所涉及的知识产权负完全的责任。

     2.不得上传有违国家法律法规的图片和视频。不得上传与本次活动无关的图片和视频。不得上传含有涉及版权问题的图片或影视片段。上传作品不能有任何商业品牌露出。

     3.执委会优先享有参赛作品和成果的非商业使用权,执委会有保存、展示相关作品的权利。

     4.凡参赛报名,将视为已充分了解和同意遵守大赛的各项规定。

     5.执委会保留对比赛规则进行调整修改的权利、比赛作弊行为的判定权利和处置权利、收回或拒绝授予影响组织及公平性的参赛团队奖项的权利。

     6.大赛所有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赛程安排

本届大赛分为启动仪式、AIGC产业赛题征集、赛题发布、参赛报名、形式审査、初赛、复赛、决赛、颁奖、公示等阶段。大赛时间如有调整,将在大赛官方网站公告,敬请留意。

活动阶段时间安排任务描述
启动仪式2023年12月29日在新华社总社大楼(北京)举办启动仪式,公布行动方案,明确行动组织架构。
赛题征集2024年1月2日至3月31日针对不同行业和应用场景的AIGC技术创新需求,面向国内主流大模型厂商、行业组织及头部企业征集赛题,使本次行动完全贴合市场及产业发展需求。
赛题公布2024年4月3日至4月10日执委会组织专家对征集选题进行审定,并对外公布选题。
参赛报名及作品提交2024年4月10日至6月1日1.参赛者登录大赛官网报名参赛。
2.各参赛自行者完成初赛内容(企业命题类竟赛,根据出题企业实际需要匹配相应资源支持),完成后在指定时间通过大赛官网提交作品及相关材料。
形式审查2024年4月10日至6月1日执委会对符合参赛条件且报名材料完整的选手确认参赛资格。
初赛2024年6月2日至6月15日1.执委会组织专家对选手报名材料进行线上评审。
2.初赛作品评审,并依据评审结果公布复赛晋级名单,每个赛道按照参赛选手数量40%的比例确定进入复赛阶段的选手数量,若有特殊情况的,经执委会组织专家组研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晋级数量作相应调整。
复赛2024年6月18日至7月1日1.晋级选手进一步根据复赛作品要求完善参赛作品。
2.复赛通过线上路演视频的形式,按照校园组社会组分别进行比赛。晋级复赛的参赛选手录制路演视频(或PPT文档)上传至大赛网站,由大赛执委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3.成绩评定,将通过大赛官网公布复赛成绩和进入总决赛答辩的名额。
总决赛及颁奖典礼2024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期间开展大赛总决赛并择期举行颁奖典礼,向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全国总决赛及系列活动方案由执委会另行公布。
结果公告2024年8月中旬大赛获奖名单通过大赛官网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各比赛环节的相关评审资料留档备查。现场晋级和决赛评审进行录像,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奖项设置

校园组和社会组分别按比例晋级,根据不同作品类别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颁发奖金、证书和纪念品。具体奖励数量视参赛情况确定总获奖率不超过参赛总数的20%。其中,专业赛奖项另行开展评审、设奖、颁奖。

大赛根据全国总决赛比赛成绩同时颁发其他奖项,包括:最具市场需求奖、最佳技术创新奖、最具应用价值奖、最具商业价值奖、最具发展潜力奖、最佳人气,奖优秀组织奖(单位)、突出贡献奖(个人)和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名,具体奖励数量视参赛情况确定。

  奖励措施

  1.创新创业支持。优先推荐给大赛合作银行给予融资、贷款、授信等支持。

  2.宣传展示。择优推荐给大赛合作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推荐获奖论文至相关平台进行审核发表。

  3.资本对接。进入全国总决赛的团队均可参与执委会组织的资本对接会、产融合作等活动。

  4.供需对接。进入全国总决赛的团队均可参与执委会组织的供需对接、生态链供应链企业合作等活动。

  5.落地入驻。获奖团队可优先入驻主办方授权成立的AIGC就业创业产业园,并给予政策和相关配套支持。

  6.人才支持。推荐获奖选手到头部企业实习、就业。

  7.交流学习。获奖团队有机会参与执委会举办的政策宣贯、专业培训、成果转化等活动。



我的团队
%1 的团队
团队介绍: %1
团队成员: %1 人团队排名: 暂无作品最新提交日期: %1作品最新提交人: %1
暂无数据
参与单位
支持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新华通讯社
联系我们
Email:aigcxinhua@126.com
电  话:18918134319 | 0755-82090590
地  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2号新闻大厦35层
关注我们
QQ频道
商务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发展深圳有限公司(隶属新华通讯社) Copyright @ 2024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新闻发展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4179027号-1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2646
logo